家长工作坊(2017年美国圣荷西)

少说多听用情去听

在过去的三个周末,我们举办了三场父母工作坊的活动。感谢所有前来参加工作坊的爸爸妈妈!你们的鼓励与支持,让我们深深感动,也坚定了我们对教育的信念。我们整理了三场工作坊的内容,希望和大家分享我们的学习和讨论。我们会不断为家长举办体验式主题工作坊活动,也欢迎更多的家长朋友加入我们。

在教育的路上,

让我们倾听和陪伴你。

工作坊活动是今年6月我们开始准备的。在准备的过程中,Ivy 和我经常谈到“相信”这个词。我们相信教育,我们更相信为了幸福的教育,我们也相信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幸福。这是我们的信念,而且我们相信这也是很多爸爸妈妈对于教育的信念。只是由于各种现实的原因和压力,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幸福被很多家庭暂时搁置了。我们希望通过工作坊的活动,让爸爸妈妈,重新建立起对于教育和幸福的信念,更好的认识自己,从而更好的认识孩子。

在我们看来,教育让我们学习如何处理关系:我们与自己的关系,我们与社会的关系,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所以,我们准备的这三场活动主要侧重关系的学习。首先是,生活在美国的华人父母与美国社会的关系。其次是,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最后是,理解亲子关系从共生-独立-分离的变化。

第一场:

认识美国和我们自己

华人的美国梦和教育梦


游戏:[T-Shirt What I think/What you think]

通过观察同伴(不许说话),在 T-Shirt 左边记录下自己对他/她的看法。在和同伴交流之后,在 T-Shirt 右边记录下他/她对自己的看法。记录完,把 T-shirt 还给对方。通过这个游戏,我们探讨了基于假设的判断和事实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我们的视角决定我们看到什么。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影响到亲子关系,而且家长的视角也会影响孩子的视角。而我们工作坊的视角是什么?

我们把幸福看作教育的核心,也是生命的终极意义。我们的视角都不是天生的,就像作为父母,不是天生的一样。视角是可以学习和改变的,也可以成为习惯。当然,我们工作坊的视角是有科学研究支持的。生命的终极目标是幸福,不是我们说的,很早就被亚里士多德提出来了。他说,幸福是生活的意义和目标,幸福是全部目的,也是人类存在的终极。Susan Engel 和 Tony Wagner 也是我们的理论支持者。他们倡导幸福和创新教育。Adele Faber 和 Elaine Mazlish 是我们的实践支持者。他们积累了三十多年的工作坊经验,尤其是亲子沟通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具体的策略。

我们希望通过工作坊的活动,和家长一起把教育这个黑箱子打开,看看到底里面有什么。

我们来到美国,都带着属于我们的美国梦。不可否认,教育是大部分华人实现美国梦的途经。但同时,在美国这个种族社会里,我们作为华人,是少数族裔,却常常被看作少数族裔的典范(model minority)。比如说,华裔数学都很好,如果你的孩子数学不好,他/她就会被认为不太正常。

我们不仅会被强加上某种刻板印象,我们自己也有很多刻板印象,比如:女孩没有男孩聪明,黑人的节奏感好,犹太人聪明等。如何理解和反思刻板印象这个问题,我们学习了 Sonia Nieto 的文章 Racism, Discrimination, and Expectations of Students’ Achievement (种族主义、歧视和对学生的学业期待)。

Sonia Nieto 是马萨诸塞大学的教授,研究多元文化教育,教师教育和不同语言文化背景学生的教育。我们特别讨论了她在文章中分析的“自证预言”这个概念。自证预言是社会学家 Robert Merton 在1948年提出的,指的是学生以老师期待的方式来表现。我们的讨论让大家思考老师的期待对于孩子学习的影响,同时反思学校是“伟大的公平者”这个说法。我们还一起讨论了对于种族歧视和偏见的认识。

说到美国梦,我们推荐大家来读《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菲茨杰拉德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但是他一直希望自己被看作是严肃作家。所以,他花了很大的心血来创作这部小说。1925年,这部小说出版了,但是销量不佳,只卖出2万多册。20年代的美国被称为“爵士时代”,很像我们现在的中国,人们不惜一切的追逐财富、地位和奢侈的生活。

在经历了经济大萧条和二战之后,这本书才慢慢引起关注。大家开始反思所谓的“美国梦”,重新探讨生活的意义。这本书很薄,只有几万字,是美国高中生的必读书目。我们建议如果家里有孩子上了高中,家长可以跟孩子讨论为什么盖茨比被认为了不起。

当然我们无法把自己与社会完全分开,当我们发现美国梦和美国学校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完美,我们又怎么教育孩子,帮助他们获得幸福感?接下来小组讨论了两个问题:

  • 你理解的幸福感是什么?

  •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困扰你的问题是什么?

有些家长认为最大的困扰是,自身受中国文化影响,而孩子在美国长大,中美之间文化的差异影响了亲子沟通。我们建议家长向孩子学习,很多时候孩子作为“文化中介” (cultural broker) 帮助家长更好的了解美国。如果家长完全以儒家文化提倡的,家长式权威的方式教育孩子,可能会适得其反。同时,我们也为大家提了一个建议,这也是一位妈妈的忠告:

Kathleen Blanchard 是一位普通妈妈。他的儿子 Jean-Paul 曾经在 Palo Alto 读高中。2009年,他自杀了。那时,Kathleen 被邀请参加社区的活动,很多家长希望她能提一些建议。她的建议非常简单:“少说。多听。用情去听。”她在解释“用情去听”到底是什么意思时说:“就像一首歌,你不能只听第一个音符就停止了。你要听到至少能找到音调,然后去感受自己是不是被这首歌触动。”

角色扮演

我们让家长进行了与孩子换位的角色扮演。一开始,家长都显得有些不知所措,而且表示,这样的场景从来没有发生在自己家。后来,我们向家长解释,角色扮演是让扮演者进入到角色中,体会孩子或者父母那个角色当下的感受。当家长理解了活动目的之后,就都慢慢进入了角色,体会自己和孩子在那个特殊情境中的内心感受。很多家长都认同,感受到孩子的内心,更有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有一位妈妈也分享了如何更好的站在孩子角度的体会和策略,让我们深受启发。

最后,我们学习了 Susan Engel 提出的幸福要素:

Engagement in meaningful activity 参与

Connection to other people 联接

Involvementin one’s community 服务

A sense of purpose and accomplishment 目的

The ability to make one’s own choices 自主

The capacity to feel joy 快乐

第二场

如何听见和看见你的孩子?

什么是倾听

倾听是门艺术。行为层面要积极关注的听,比如作为妈妈,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用鼓励的眼神望着孩子。认知层面要建构的听,意思是把自己的主观判断悬置起来,反思自己,同时和孩子交流,共同建构一种现实。同时,情感层面要共情的听,站在孩子的立场,用同理心倾听孩子。

什么是观察

爱因斯坦说,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取决于你运用什么样的理论,理论决定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说,人通过脑外感知所获得的物理场,必须与脑内感知所获得的心理场相互对应,才会产生认知上的体验。哲学家维根斯坦还说,所谓把某物做为某物而看见了,这类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既在“看”又在“想”的过程。

观察者的反思

了解自己的观察视角,你是你,孩子是孩子,孩子不是你。同时,你的喜怒哀乐会影响到你的观察。我们做了一个观察(一张图片)的练习和讨论。我们建议家长在观察孩子的时候,把孩子所表现的事实和自己的主观感受分开来看,不要把自己的判断和感受强加给孩子。



角色扮演: “我好累”

孩子:Mommy,I’m tired.

妈妈:你刚睡觉了,怎么会累呢?

孩子:(大声)But,I’m tired.

妈妈:你不是累,你就是有点困。快去穿好衣服。

孩子:No, I’m tired.

妈妈:(无奈的表情)

我们表演的母女角色希望启发家长正视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拒绝。让孩子相信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家长的感受。

小组讨论

故事情境:快下班的时候,老板给你布置了新任务。由于你手头上还有一些棘手的事情要处理,下班的时候,老板走过来,问你新任务完成的没有。这时,你才想起来,因为太忙了,居然把任务忘记了。在回家的路上,你遇到一个朋友。你和朋友诉说了刚刚发生的一切。这时,朋友给了你八种回应方式。

(1)拒绝感受

(2)哲学式的回应

(3)建议

(4)提问

(5)为对方辩护

(6)遗憾

(7)业余心理分析师

(8)同理心回应

这个情境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Adele Faber & Elaine Mazlish)这本书中举出的一个例子。有意思的是,家长一致认为建议是最好的回应方式。然而,书的作者认为同理心回应才是最有效的沟通,而其他几种方式都会加重倾诉者的心里负担。这个问题让我们讨论和反思了中美文化差异对于沟通的影响。

或许是大家都认识到倾听孩子的重要性,这次的角色扮演,大家都比较顺利的进入了状态。

场景一

孩子(一边揉着胳膊一边说):医生的针差点把我弄死了!

家长:拜托,打针不会很疼的。你有点无理取闹了。你弟弟打完针从来不会抱怨。你现在这个样子就像个小baby。你最好快点习惯打针。以后每周你都要打。

场景二

孩子(一边揉着胳膊一边说):医生的针差点把我弄死了!

家长:你听上去真是很疼啊!哎呀,真是太糟糕了。如果有人发明了不会疼的方法治疗过敏该多好啊。每周都要打针真是太不容易了。我猜等都打完了,你一定会特别开心。

第三场

我是你爸妈,更是我自己

你是我孩子,更是你自己


游戏:跳出舒适区

研究表明,98%的人都会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只有2%的人会尝试跳出舒适区,接受挑战。如果要培养独立型的孩子,家长就需要把孩子推出自己的舒适区,去探索外面的世界。我们建议家长先跳出自己的舒适区,这样他们可以更有效的,把孩子推出他们的舒适区。

我们希望培养独立的孩子,在他们离开我们之后过上幸福的生活。很多人会说,教育是为生活做准备,但是杜威告诉我,不是的,教育就是生活本身。为了幸福的教育并不是为了孩子或者家庭将来的幸福,而是当下,此时此刻的幸福。家长要学习培养独立的孩子,而不要做直升机父母。

现在很多人讨论分离焦虑,焦点都会聚集在孩子身上。其实,这样的焦虑也表现在家长身上。比如:孩子上大学,家长会去孩子上学的地方买房。孩子谈恋爱、结婚,家长会感到失落。有时候,家长更需要孩子成为自己生命的延续和情感的寄托。

小组讨论

  • 你对独立的看法是什么?

  • 你认为孩子需要家长,还是家长需要孩子?

我们希望家长可以重新看待自己的角色,翻转过来,成为学习者。

培养孩子独立之前,先要学习什么是独立型的孩子。内容来自 Tim Talyor 博士的文章。独立型的孩子跟依赖型的孩子有很多本质的区别。如果你的孩子很独立,你一定给他们一种信念,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有竞争力,而且有照顾好自己的能力。你引导他们找到有意义而且令人满意的活动。你给孩子自由,让他们充分体验生活,从中学会重要的人生经验。独立型的孩子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具有内在动力,因为他们被允许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奋斗理由。

有机会和被引导去探索他们自己选择的活动。

父母正确而且谨慎的使用外在的奖励。

与父母是合作而不是控制的关系,孩子的想法和愿望得到重视。

好的决策者,因为他们被允许思考不同的方式,有父母的支持和引导,做出自己的决定。

独立并不是孩子可以自己获得的,也不是脱离父母,就能发展出的观点、经历和技能。相反,独立是你给孩子的礼物,他们会感激而且从中受益。

角色扮演

孩子:Lucy让我参加她的生日聚会,但是我不喜欢去的几个人,我该怎么办?

家长:培养依赖型的孩子

家长:培养独立型的孩子

这次角色扮演活动进行的十分顺利,大家对角色的度把握的也很到位。有家长分享,在孩子小的时候还会采用替孩子做主的方法,现在孩子大了,都会让孩子自主做决定。我们的建议是,即使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也可以采用引导的方式,多提供一些选择,让孩子来独立判断和决定,而不是完全的控制和替孩子做决定。当然,对于引导的分寸和把握也需要智慧。我们又回到 Adele Faber 和 Elaine Mazlish 的建议:

让孩子自主选择

对孩子的努力表示尊重

别问太多问题

别急于给出答案

鼓励孩子使用家庭以外的资源

不要夺走希望

我们初次尝试的工作坊活动圆满结束了,我们的路才刚刚开始。我们无法用文字记录下每一次的感动、思考和分享,但是我们会继续用心努力,希望它是一种对教育充满智慧的反思,是一种更深入、更专注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态度、实践和生活方式。

因为看到了那一点点的光,就让我们一起走下去吧。

再一次感谢所有现场参与我们活动的爸爸妈妈和所有支持我们的朋友!!